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

38屆香港藝術節(下)


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的魅力

第38屆香港藝術節經已在在上月的28日完滿閉幕了,今年的節目實在多姿多采,而壓軸請來的是著名的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The Mariinsky Theatre,帶來聖彼得堡的音樂更是令人引頸期待。

聖彼德堡在十八和十九世紀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,也是文化中心,當時已經有許多劇院,其中規模宏大的馬戲團劇院於1859年因火災焚毀,翌年重建後改名帝國馬林斯基劇院,成為當地音樂會和歌劇演出的重要場地。在蘇聯時代的1935年,帝國馬林斯基劇院改稱基洛夫歌劇及芭蕾劇院 Kirov State Academic Theatre of Opera and Ballet,不論是歌劇還是芭蕾舞都享有盛譽;蘇聯解體後恢復了原來馬林斯基的名稱,只是取消了「帝國」的稱號,仍舊包括歌劇和芭蕾兩個部分,芭蕾舞團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芭蕾舞團。


今次藝術節請來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,不單帶來兩場樂團的精采演出,還有芭蕾舞劇和歌劇,能夠一口氣欣賞到這聞名國際的劇院節目,實在是至高無上的享受。






首先上場的是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四幕芭蕾舞劇《唐吉訶德》

19世紀:經典芭蕾,浪漫激情
音樂:Ludwig Minkus
Don Quixote
唐吉訶德




2010.0 3.20 (星期六)
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

浪漫激情,繽紛熱鬧
佈景瑰麗堂皇,大型史詩式舞劇
舞星炫技演出


慕慕其實一向對芭蕾沒深入認識,但看見這個舞劇的介紹,已叫人難以抗拒。



《唐吉訶德》是芭蕾舞中的奇葩,是古典芭蕾舞的代表作,於1869年由佩蒂帕 Marius Petipa (1818-1910) 編舞,他是史上最具影嚮力的古典芭蕾舞編舞家和芭蕾舞教練,當年也是馬林斯基芭蕾舞劇院的首席舞者和編舞家,後來這舞劇於1902年由高爾斯基Alexander Gorsky 改編,則更富戲劇性。140年來歷演不衰,是舞團表現真功夫,舞蹈員鬥技巧功力的首本戲。當中的編排精采流暢,無論是高難度獨舞、熱閙的群舞、甚至是富默契的雙人舞都是經典之作,此外,還有吉卜賽與東方民俗舞、活生生的駿馬,色彩繽紛、富麗堂皇的佈景及服裝 . . . ,實在叫人目不暇給,絕對是值回票價的製作。



故事改編自塞萬提斯 Miguel Cervantes 的小說,舞劇雖名為唐吉訶德,但故事重心已由騎士唐吉訶德轉移到酒館老闆女兒姬翠Kitri 的愛情故事,Kitri 與窮理髮師 Basilio 才是主角,全劇充滿歡樂氣氛,節奏輕鬆愉快。

而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眾舞星的超凡技巧,完全沒法挑剔,羣舞動作整齊一致,體態美妙,構成的畫面美麗異常,今次連演五場,共分三個演出組合,可見舞者的演出實是非常消耗體力的,只能隔天演出。慕慕看的那天是第一場,雖然當中也略有閃失,但無損觀眾們對舞者的致敬,而且讓慕慕明白作為一個芭蕾舞者,付出的代價是何等的高 . . . ,此外,俄羅斯人特有的精緻臉孔也是非常有觀賞價值。至於音樂部份,採用的是路德希維.明古斯的音樂,慕慕也是第一次聽,但實在醉人且和舞劇非常配合,怪不得慕慕身邊不少朋友,都對芭蕾非常熱愛,那實在是賞心悅目又較易接受的表演藝術。



接下來是馬林斯基歌劇團的《碧廬冤孽》

20世紀:懸疑歌劇經典
音樂:Benjamin Britten

The Turn of the Screw
碧廬冤孽




2010.03.26 (星期五)
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

雖然這個劇目好像比較冷門,而且只演出兩場,在藝術節也是比較少見的,但歌劇一向是慕慕的至愛,所以這套歌劇又怎能錯過?但無可否認,這和傳統的歌劇很不一樣,無論是人物,舞台效果,甚至樂團的編製都是相對比較小型。

故事改編自亨利.詹姆斯 Henry James 的小說,敘述年輕女教師應聘到荒郊一所大屋,照顧兩名父母雙亡、天使般的小孩,換來的卻是疑幻疑真的鬼魅。女教師欲救 小天使,反而令事件愈來愈複雜,疑惑和恐懼接踵而至。



全套歌劇只有六個角色:女教師(女高音),女管家(女高音),兩個小孩子(童聲),已去世的男管家(男高音)和已去世的女教師(女中音),而且佈景簡單,但營造出來的陰森懸疑氣氛,仍然緊扣觀眾心弦。而布列頓的音樂自然首記一功,音樂很多時以雙線在舞台中進行,例如一方面女教師在向女管家形容看見已去世的男管家的鬼魅,而兩個小孩在另一邊玩耍,音樂同時展現出驚慄和純真的交織,層層推進,緊捏著觀眾的神經。而六位主角的唱功也是非常了得,尤其是女高音飾的女教師和男高音飾的已去世的男管家,還有兩位童聲也很討好。

雖然這套歌劇的製作比較簡單,不如一般意大利浪漫派歌劇的多采多姿,既沒有大合唱又沒有芭蕾舞的大場面,感覺好像有些不化算和失望,但總括來說,這套歌劇也是近代歌劇史上難得一看的劇目,不過恐怕不是那麼平易近人和討好,就像慕慕旁邊的一位觀眾,便幾乎全場睡倒了(可憐的他相信是被迫陪女朋友來看的)。



最後兩場是馬林斯基樂團的精采演出。

叱吒樂壇兩世紀:世界頂尖樂團

Valery Gergiev and the Mariinsky Orchestra 格杰夫與馬林斯基樂團




2010.03.27 (星期六)
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
曲目:
華格納《羅恩格林》第三幕前奏曲
柴可斯夫基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幻想序曲
華格納《女武神》第三幕


2010.03.28 (星期日)
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
曲目:
里亞多夫《女巫巴巴亞加》作品56
普羅哥菲耶夫D大調第一交響曲《古典》作品25
蕭斯達高維契C大調第七交響曲《列寧格勒》作品60


聽過這兩晚的精采演出之後,慕慕完全明白藝術節因何以馬林斯基樂團作為壓軸的節目了。樂團只演出兩場,而且曲目不同,在魚與熊掌之下,慕慕選擇預訂第一場的門票,且訂了中價的門票(因為連可預訂的最便宜門票也是訂不到),是慕慕整個藝術節節目最貴的一場門票了,餘下的一場,在門票公開發售的當日,幸好也買到最便宜的門票(最便宜的門票不設預訂),結果,兩場平均下來,慕慕仍是覺得非常值得。

首晚音樂會以華格納歌劇《女武神》終幕掀起高潮,除了三位獨唱(飾布倫希達Brünnhilde的女中音 Olga Savova,飾西格琳達Sieglinde的女高音 Yekaterina Shimanovich 和飾沃坦Wotan 的男低音 Alexei Tanovitsky),還有八位飾演女武神的都是獨當一面的歌唱家,單是聲樂部份已需要十一位歌唱家了。

華格納歌劇《女武神》是聯篇歌劇《指環》的第三部,若要看完整套歌劇,要連續四天呢,相信在香港是沒這個機會的了,而《女武神》是《指環》中慕慕最愛的一部,尤其是當女武神們響起震憾人心的呼嘯聲,澎湃的樂音與扣人心弦的歌聲此起彼落,實在令人神迷,而慕慕的選擇也沒有錯誤,選了較好的座位,不單止聽得清楚,雖是歌劇音樂會,獨唱者仍是有表情的,所以後半部沃坦和布倫希達的內心戲,完全是無懈可擊的唱做俱佳,絕對是值回票價。

至於第二晚的音樂會,則完全展示俄羅斯的音樂魅力,而指揮格杰夫和馬林斯基樂團確是最完美的音樂組合,當晩曲目的三位作曲家都在聖彼德堡出世。里亞多夫《女巫巴巴亞加》是他最受歡迎的音詩,在俄國可說是家喻戶曉,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一交響曲副題是 《古典》,或許是他最為西方世界聽眾所熟知的作品;至於蕭斯達高維契的第七交響曲的副題《列寧格勒》(這座城市就是過去和今天的聖彼德 堡),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軍民在納粹德國軍隊進攻之下,誓死保衛列寧格勒的事蹟,當時蕭斯達高維契正在列寧格勒,所以這晚的節目安排也是饒有深意的。



慕慕在第二晚的音樂會,買的雖是最便宜的票,也就是背台的座位,雖然如此,但也無損慕慕欣賞這場精采演出的興緻,尤其是可以近距離欣賞格杰夫這位大師的精采演繹,更可幻想自己也是樂團的一員,正在跟隨大師的精準帶領中. . . ,慕慕還有一個有趣發現,就是大師完全沒有用指揮棒,這在樂團也是比較少見的,合唱則較為常見,這讓人感覺更具感情和人性,慕慕又多了一個至愛的指揮家了. . .。

在這場精采的音樂會結束後,第 38 屆香港藝術節也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!

此文於2010年4月3日原刊載於Yahoo blog,於2013年10月搬家至此,以下是之前於Yahoo blog的回應。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